11月27日是上海立達學院名譽校長艾倫卡洪博士到訪立達的第三天,出席了立達學院學生活動設計研討會,參觀了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海派文化創意設計作品展》,與立達師生歡聚一堂共同制作中國的傳統美食——餃子。艾倫校長優化學生活動設計助力立達學子能力長遠發展
上午9時許,艾倫校長與副校長蔡中奇及學生處、二級學院學工副院長、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輔導員及校團委、學生會、社聯學生代表就立達學院學生活動設計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
學生處及二級學院相關負責人對學校當前學生活動設計的數量、分類、理念和載體設計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艾倫校長對上海立達學生活動設計理念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他說,學生活動設計要保證活動的多元性、廣泛度和可參與度,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注重培養學生人際溝通、團隊協作、創新思維、奉獻精神等。同時,學生活動設計也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強化與企業的合作交流,促進學生能力的長遠發展。時尚與創意齊飛——海派文化創意設計作品展艾倫校長為藝術師生頻“點贊”
下午14時20分,艾倫校長在校領導孫德彪、蔡中奇,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教師學生代表的陪同下參觀了實訓樓一樓藝術學院正在舉辦的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海派文化創意設計作品展》。
課程指導老師劉葦及學生代表們熱情洋溢的為艾倫校長詳細講解了本次創意設計作品展不同形式、不同風格所蘊含的海派文化內涵。艾倫校長認真欣賞展臺上的作品,對學生作品展現出來較高的藝術水準和創新思維給予了肯定和贊賞,頻頻為學生“點贊”。同時,對教師們精心組織、潛心研究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的敬業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參觀結束之后,艾倫校長與校長孫德彪、副校長蔡中奇,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偉珍及教師代表進行了《海派文化創意設計作品展》學術交流活動。交流會上,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偉珍向艾倫校長分享了藝術學院在深化學科內涵建設,不斷挖掘專業特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教師余寒梅、劉葦、李虹坪指出,此次畫展作品兼具實用功能和審美情趣,將海派文化融入課程教學是現階段專業建設的一大特色,具有建立文化產業鏈條的巨大潛力。學院也將以教學成果展作為一個突破口,為進一步實現“教—學—做(產)”一體化、產業化不懈奮斗。
艾倫校長對藝術學院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表示贊賞,他說,藝術創作與地域文化、民族精神相結合,創作作品才能擁有人文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將教學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產業對接對打造品牌學科專業,提升學校影響力和學生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并鼓勵立達師生繼續保持創新精神,為學校的發展多做貢獻。
“餃子”包中外師生之情,交中西文化之融
下午4時許,艾倫校長、孫德彪校長與經管學院學生們在酒店實訓室制作中國傳統美食——餃子。
“艾倫校長,這是餃子皮,”“艾倫校長,餃子餡兒要放足”“艾倫校長,餃子邊兒那可有講究了”“艾倫校長,像這樣彎一彎”……,同學們都拿出來包餃子的看家功夫,都想讓這位海外的自家校長深切感受到中國包餃子的氛圍,大家笑著,聊著,包進去美味佳肴的同時也包進去了親情和歡樂。
艾倫校長一邊向同學們“請教”,一邊饒有興致地拿起餃子皮兒,裹著餃子餡兒,捏著餃子的花邊兒。“看看我的餃子,我的第一個餃子”卡洪校長驕傲地拿起自己的作品,興致勃勃地向大家炫耀。“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包餃子非常新奇,同學們是他的老師,很享受和同學們包餃子的過程。”整個活動過程充滿歡樂,掌聲頻頻,不一會兒兩盤餃子新鮮出爐了。
隨后,同學們和艾倫校長移步到學校食堂,一起共享大家合作完成的餃子。
“餃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食,它代表著親情與團圓”同學們溫情地地向艾倫校長介紹著餃子對于中國人來說的文化內涵。艾倫校長說“通過包餃子,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包容與和諧,一張小小的皮兒可以將不用的食材包進去,吃起來又是那么美味,彼此相容,才能共生出這么美的味道,包餃子的過程,更是一家最好的交流方式,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愛我們的學生,他們讓我感覺到了中國大家庭的溫馨。”
同學們也紛紛表達自己對艾倫校長的喜愛,并深刻認識到文化的魅力。尊重各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讓不同文化在交融互鑒中和諧共生。